万腾外汇据悉,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8%,至15.88亿吨,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此前数月的弱稳态势,更反映出全球制造与基建需求在多重压力下的同步疲软。从分地区数据来看,亚洲和欧盟等传统产钢重地出现明显下滑民间配资,而非洲、中东和南美的增长则难以扭转全球整体下行的趋势。这一轮产量收缩,究竟反映的是周期性波动,还是全球制造链条正在面临深层调整?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作为粗钢生产的主力军,5月整体产量同比下降4.7%。在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出口订单减弱以及环保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钢铁产能利用率被动回调。此外,高成本、低利润、库存高企等因素,也令部分钢厂主动减产以稳价保利。在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钢铁产业正在从以量取胜走向以效求稳,政策对过剩产能的容忍度明显下降。
欧盟和独联体国家的粗钢产量亦同步下滑。欧盟下降3.1%,俄罗斯和乌克兰所在区域更是下滑超8%。这不仅与能源成本高企、工业订单下降相关,更深层地反映出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带来的产能扰动与投资谨慎。尤其是欧洲钢铁产业长期面临碳排放配额压力与环保诉求的双重制约,企业扩产意愿普遍不足,部分老旧产线面临关停甚至迁移。
展开剩余41%相较之下,北美、南美、中东与非洲等区域则呈现温和增长态势。例如中东同比增长5.3%,很大程度得益于海湾国家基建投资的持续扩张;南美在矿产资源驱动下保持产能活跃,巴西市场回暖迹象明显;而北美市场则受益于制造业回流及区域基建计划推动。但这些增长仍是边缘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撼动亚欧钢铁产量的主导格局。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本轮粗钢产量下行反映出全球经济尚未摆脱高利率与弱复苏的周期泥淖。在通胀余波未平、消费恢复缓慢、投资决策趋于保守的环境下,钢铁这种典型周期性大宗商品的需求自然也难有强势反弹。此外,绿色转型背景下,全球钢铁产业面临结构性减排压力,短期内更注重技术投资与转型升级,而非扩张产量。
尽管部分新兴市场释放出温和的需求信号民间配资,但从全球视角来看,粗钢产量想要重拾增长动能,仍需依赖制造业复苏、基建投资扩张及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明朗化。在此之前,钢铁市场的基调仍将是“去杠杆、去产能、调结构”,而非回到过去那种粗放增长的路径。这也意味着,全球钢铁产业正在经历一轮深度调整,其节奏和方向,恐怕不再仅由市场供需所决定。
发布于:江苏省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